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书之福运绵绵第143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好了,弘光、弘光媳妇,你们夫妻也莫要吓坏我家乖曾孙。淇儿这孩子从来不让长辈操心。你们就是想太多。在我老头子看来,淇儿有闯劲是好事。他年轻气盛,指不定将来有大作为。便是真的在武举一途上走不到太高的位置,也没甚关系。淇儿是家中的长子, 将来司徒家的家业还是要他这一个长子长孙来继承的。”司徒老太爷自然是依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观念做事。在司徒老太爷的眼中,长曾孙司徒佑淇只要是一个踏实干事的, 那就是好孩子。

  毕竟司徒老太爷对于小辈的要求就是这般的低,只要不是酒囊饭袋,能给司徒家开枝散叶就成。司徒家如今的家底儿如何?

  哪怕是杜绵绵在打理家业,司徒老太爷还有私房钱, 他觉得不可能饿着曾孙辈。

  “曾祖父、爹, 娘,我一定会做出成绩来, 一定不负司徒家的声名, 必要光大司徒家的门楣。”司徒佑淇显然非常有自信心。

  瞧着司徒佑淇这般讲话, 司徒老太爷是抚着胡须大笑,他道:“好,好,我家长曾孙就是这般有志气。”

  司徒家的小事儿,在司徒佑淇自己坚定信念后,自然是长辈们就真的支持她。

  至于杜绵绵这儿,她怀孕了,她把管家权直接移交到女儿司徒滢滢的手中。十岁的少女,在这一个时代已经半大的成人。没法子,这是一个逼人得快快长大,担起肩膀上责任的时代。

  对于管家权,如今全权落在手中,司徒滢滢是非常高兴的。以前她也管家,那是在亲娘杜绵绵的指导之下行事。如今可是把司徒家的内宅外务,那全交给司徒滢滢。

  除着打理家务外,还有司徒家的产业,那一本本的帐册子全要让司徒滢滢来管理。对此司徒滢滢是干劲满满。

  她以前全学过,如今算得老手,她是熟能生巧,没半点儿的不适应。相反的,这种权力在握的滋味,让司徒滢滢是非常的舒坦,那是打从灵魂上传来一种愉悦感、满足感,成就感。种种滋味,万般在心头,司徒滢滢觉得她的人生如此才算得真正的圆满。

  杜绵绵瞧着一朝权在手,那是令来行的女儿。杜绵绵瞧着女儿的热忱。杜绵绵得说,她家女儿果然就是一个卷王。这孩子生错时代,若是搁杜绵绵的前世,一定会成为女强人。还是那一种说一不二,一心一意往卷王上内卷,还觉得卷着才有趣味的人物。

  司徒滢滢生在官宦人家,哪怕她爹司徒弘光是从七品的小官。可官场的许多事情,司徒滢滢还是有些耳熟能详。谁让他爹会在家中教导小辈,司徒佑淇得听一听,学一学。司徒滢滢做为跟弟弟一胎所出的姐姐,司徒滢滢也是得着旁听的资格。

  司徒滢滢在家中有亲爹指导,指导着官面上的一些事儿。

  在外祖家,杜家又是经商的人家,也是能听一听商道一事上的传闻。便是在忠勇侯府里,也能多听一听武勋人家的趣事。

  总之在京都这一片地儿,司徒滢滢哪怕是养在闺中的女儿,她也是知道许多外头的见闻。

  于是,司徒滢滢也是学着爹娘,借着自己家有书铺的便利,她是开始写一写自己的小说籍。《辛七郎传》便是司徒滢滢的出山拙作。

  现在管家理事了,司徒滢滢也是来着兴趣时,她就会把自己家书铺上留言名册的读后批语回一回。这算得司徒滢滢的一些乐趣。

  当然,她的回复,只是捡着有趣的。也如此,司徒滢滢还是结识一些非常铁杆的追读者。

  对于自己的追读者,被别人吹吹捧捧的感觉真的挺舒坦。这一个小圈子司徒滢滢是维持下来。当然,彼此只限于笔墨之间的谈趣风声。

  司徒滢滢从来没有曝露自己身份的想法。她只是想给自己一片心灵上的放松之处。这一个小圈子里,司徒滢滢还是每一回都是精心挑选过的。

  她自己单独的在书铺中,那是做一份小书籍,办一个小小的读书会。也谨谨的限于她的追读小圈子。这一般的维持这一个小圈子。除着要在书铺里再添着留言手册外。倒也不会多出旁的事情。

  只是司徒滢滢的回复,从来是印刷后字体。她的回复,那是半旬统一回复。这般目的更简单,也怕露出了自己的笔迹。

  做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千金,司徒滢滢是非常维护自己家的清誉。她自己有一份小舒坦,那挺简单。同时,也不能给家族招来麻烦。

  最近,司徒滢滢得上一位追读者,是一个新冒来的铁杆。司徒滢滢还在考察对方,确定真是她的小说书籍的真心拥趸后,她才会接纳对方入自己的读书会小圈子。

  司徒滢滢这儿寻得自己的生活趣事。

  杜绵绵这儿,当然在坐满三个月的胎后,她亲自去忠勇侯府做一做客。她去侯府多走动,也是与侯府拉一拉关系。然后,便是亲自给三嫂嫂贾氏贺喜一回,给怀孕的柳氏也是道喜一回。

  杜绵绵到的不巧,她到庆晖堂时,侯夫人冯氏的心情似乎不太好。她见着杜绵绵时,还是强挤出一回笑容来。

  “四弟妹来了。”冯氏勉强招呼一声。

  “打扰嫂嫂了。”杜绵绵福一礼。

  “我今个儿不太舒坦,也不多招待四弟妹,是让四弟妹见笑了。”冯氏伸手,她是揉一揉自己的太阳穴。显然她的态度是明明白白。

  “嫂嫂忙碌着侯府的上上下下,里里外外,自然还当多保重身体。那嫂嫂你多歇息一下,我便不多打扰您。”杜绵绵客气的起身,她是真告辞。

  冯氏也没有多挽留。

  杜绵绵又到庆熙堂,她去给太夫人魏氏见一回礼,问一回安。

  然后杜绵绵去了大房。大嫂程氏在念经,在给去北地的儿子朱佑禛祈福。她这儿只有陪嫁嬷嬷向杜绵绵告饶一回。

  杜绵绵只回道:“是我来的不巧,嫂嫂关心禛儿,这当然是禛儿的祈福要紧。我这儿不打扰,那我便是先告辞。”

  大嫂程氏这儿在念经,杜绵绵就不打扰。

  最后杜绵绵自然还是去寻的三太太贾氏。

  在莲子轩,杜绵绵得着热忱的招待。贾氏让丫鬟赶紧的送上茶果点心,然后,又是挥挥手让侍候的仆人全退下。

  屋中剩下妯娌二人说说话,聊聊天。

  三太太贾氏是满脸神神秘秘的样子,她小声的说道:“你去大嫂、二嫂那两处,一定没得着好招待吧。”

  “嫂嫂真是一猜就准。三嫂,你可得与我讲一讲,这里头有什么文章不成。”杜绵绵好奇的问一回话。她显然瞧出来三太太贾氏一定知道一些东西,如今就是盼着与她分享一下。

  于是杜绵绵是给着三嫂贾氏这样一回的机会,那是充分的表现她的好奇心。

  三太太贾氏捂嘴笑出声,然后,她回道:“大嫂一定在念经,还不准备接待任何人。你是不知道,大嫂最近尴尬的很。二嫂那里嘛,那是焦头烂额的。”

  “唉。”三太太贾氏是叹息一声,她是收敛笑容,她是满脸的担忧。

  当然,这一些担忧,三太太贾氏全是装出来的。杜绵绵可瞧得出来,三太太贾氏的眼眸里全是幸灾乐祸的神色。

  “三嫂,你赶紧说说,别在吊着我的胃口。这不是让我抓心挠肝的着急嘛。”杜绵绵赶紧的又问一回。充分给着三嫂贾氏的表演舞台。

  “大嫂的好儿媳,禛儿媳妇举办一个诗社。这把府上的姑娘们聚一起。这等事儿,本是闺中趣事,也无妨的。然后,礽儿媳妇参加后,她发现一件事情。就是府上的老五佑禧老爱往诗社里凑。礽儿媳妇是一心一意的捧着她婆母,我的好二嫂。”三太太贾氏把事情慢慢讲出来。三太太贾氏说道:“礽儿媳妇也是一个心细的,她发现老五佑禧与表姑娘乐贞有一些的眉来眼去。纸包不住火,礽儿媳妇发现了,她哪敢瞒着,她把消息捅到二嫂跟前。”

  “二嫂对于老五佑禧的妻族,那可是期望甚深的。我们三房的兰珍定婚了,今个秋就会成婚。轮下来,也应该到老五佑禧相看亲事。这不,老五佑禧和表姑娘乐贞的事情,二嫂一口反对,那准备棒打鸳鸯。”三太太贾氏把事情一讲清楚。杜绵绵还有什么不懂的。

  “只怕二嫂越反对,佑禧侄儿那里越是来劲儿。”少年的反叛,杜绵绵最了解的。感情上的事情,可能当爹娘的不反对,时间久了,两看相厌后,散了还能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