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书之福运绵绵第86节(2 / 2)


  “臣前来求见是有一件事情禀明王爷。”朱弘明的态度依然恭敬,没有因为秦王的话就是小人得志。

  “是什么事情,让你如此着急。”秦王的眼神里带着一点玩味之色。朱弘明能得到的消息,秦王这儿又不是瞎子聋子,他当然也是知道的。

  秦王更知道自己被留在京都,那是要被父皇收拾。可他很泰然自若,主要是他知道有母后余荫,有大哥为了仁孝的好名声,他一定不会有一点事情。

  心头有底气,秦王自然是踏实的很。

  “臣父亲与大哥在北地为朝廷尽忠。臣做为人子,臣当替父守孝。再则大哥一去,臣做为府上的长子,臣准备亲自前往北地迎回父亲与大哥的棺椁。”朱弘明躬身说话,他态度诚恳里又有一份巴结与奉承。朱弘明继续说道:“这一去,臣怕不能再侍奉于王爷身边,臣此来就是与王爷递上辞书。”

  朱弘明递上一封辞书。他不光给秦王这里递辞书。吏部那里还得上文书,这要丁忧啊。

  秦王接过辞书,他没有打开看。

  秦王此时是挥挥手,他示意殿下的一杆子歌姬与仆人全退下。待得殿中就剩下秦王与朱弘明后。秦王坐直身子,他是气势一变。

  秦王问道:“你可知,忠勇侯府往后当由何人继承名爵?”

  “臣不知道,一切全由皇上赐下恩典。”朱弘明是恭敬的回着话。

  “弘明啊,你与本王说说,你面对着世袭罔替的名爵,你就真不动心?”秦王问一句话。

  朱弘明怎么可能不动心。此时秦王都是暗示的如此明显。朱弘明又不是傻子。于是朱弘明跪下来行大礼。

  他说道:“但得王爷提携,臣若能继承父亲的名爵,往后必是一心一意效忠王爷。”这时候不提一颗忠心媚上,哪还有更好的时候。

  要脸做什么?

  朱弘明就不要脸了。他就要忠勇侯府的世袭爵位。

  “好,本王得弘明相助,幸甚。”秦王很高兴,他起身搀扶起朱弘明起身,他道:“可惜你在孝期,不然当要弘明与本王饮一回酒,畅快谈一回人生志向。”

  “王爷抬爱。”朱弘明得着秦王礼贤下士。

  朱弘明就知道关于他继承父亲的爵位一事情,秦王一定会出力。

  在秦王这里得着一个保证后,朱弘明方是告退离开。

  秦王望着朱弘明离开的背影,他是唇边扬起一抹的弧度。秦王心情挺不错的。

  此时秦王的目光又是望向皇宫的方向,秦王感慨一回,他说道:“父皇,如何就独独罚儿子。儿子也是为难啊。”

  有一个太优秀的亲爹,又有一个亲爹最满意的哥哥。同是一母所出的嫡亲兄弟,秦王觉得他很难。

  秦王说道:“本王真是太难了。”

  第68章

  京都内城, 忠勇侯府。庆晖堂。

  朱弘明这一位侯夫人魏氏的小儿子一回府,他就赶紧到亲娘这儿来问安。朱弘明说道:“母亲,儿子已经上丁忧的文书。儿子想向母亲道别,儿子准备前去北地迎回父亲与大哥的棺椁。”

  侯夫人魏氏听着小儿子的话, 她说道:“不成。北地如今正乱着, 你去迎棺椁,这一路山高水远的, 一旦你出一点事情, 你让我如何活?”

  “百善孝为先,父亲与大哥的棺椁总要有人迎一迎。儿子如今是父亲膝下最年长的子嗣, 当属儿子去办此事。合该如此,天经地义。”朱弘明说的理所当然。侯夫人魏氏怎么遭她都不同意。

  侯夫人魏氏说道:“当初你父亲想去北地时,我就应该拦的。可我倒底想着你父亲一片心意全为府上好。你们父亲就想搏一个侯府的未来。如今……”侯夫人魏氏说道这儿时,她是抹起眼泪来。

  “弘明,你这要去北地,你是要挖我的心肝出来。说什么我都不会同意。你们父亲与大哥的棺椁要迎一迎, 让下头人去办事。至多等着出秦藩,棺椁到中原后你再去迎一迎。我这里才能同意你往北边一行。”侯夫人魏氏说得明白, 在中原内地这等腹地之时,她不反对儿子去迎亲爹与兄长的棺椁。

  可一旦远去北地,那她这一个做长辈的就是绝对不同意。

  “母亲。”朱弘明还想再劝。侯夫人魏氏是摆摆手,她说道:“我就是这般态度, 你再求话, 我也不会同意。我病了,你身为府上的长子, 你就应该给我这当娘的侍疾。”侯夫人魏氏连给儿子留府上的借口都是提前寻好了。

  只能说朱侯爷、朱世子一起去北地闹一个为朝廷效死的结果后, 这是把侯夫人魏氏是吓狠了。侯夫人觉得她再也受不住嫡亲的小儿子朱弘明也是出一点事情。

  朱弘明在母亲这儿怎么着都不能得着机会往北地一行。朱弘明苦恼, 他去北地为什么?就是为着做秀给人看,一个孝字他要贴脑门上的。奈何朱弘明瞧着亲娘不同意。连侍疾的话都讲出来,朱弘明能怎么办?

  听雨轩。

  朱弘明带着失望的心情回到他与妻子冯氏住的院子。

  “二爷。”明二奶奶冯氏瞧见自己的丈夫归来,她是心头欢喜。她面上不敢露出来,只得装着小心的说道:“你快进屋里歇歇脚。小厮去传消息给二爷,二爷怕是知道府上出的大事了吧。”

  “父亲、大哥一起出事情,也是侯府的难事。这等事情一出来,我哪能不知道。我都是已经上书请辞,如今因为父亲的孝期要丁忧三年。”朱弘明说着话道。

  “只是我刚回府时,我去见过母亲与祖母。祖母那儿一如既往的关心于我。倒是母亲那儿,我提出去迎一迎父亲、大哥的棺椁,母亲一口拒绝,还说出让我在府上为她侍疾,她病了的气话来。”朱弘明叹息一声。

  “我这般做也是为侯府的名声着想。哪有父亲、大哥的棺椁在北地,就没侯府子嗣去迎一迎的道理。”朱弘明把自己当成忠勇侯府的继承人。他就当然会爱惜忠勇侯府的清誉。

  “母亲做得对。”明二奶奶冯氏是说道:“北地如今正乱着,二爷万万不可去。二爷,你若去了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危?”公爹与婆家的长兄都在北地出事情,冯氏对于丈夫想去北地,她当然不可能赞同。

  明二奶奶冯氏还在心中赞着婆母做的好,这太对了。

  “我这是尽人子的本份,这等事情做出来是为着侯府的名声着想。孝道一事,岂可疏乎。”朱弘明还跟妻子冯氏解释一回。

  “不成,二爷,母亲都说让你给侍疾。你如何都去不得北地。”明二奶奶冯氏只管把借口往婆母魏氏的身上推。

  朱弘明听着妻子的话,他还能说什么?说的再多做不到,那就是瞎说。

  稻香轩。

  杜绵绵与丈夫朱弘光听到最新的消息,嫡母魏氏又病了。听雨轩的朱二爷、明二奶奶冯氏是孝顺有嘉,这是时时在庆晖堂里给母亲侍疾。

  “侯府里的风声传得可真快。”杜绵绵感慨一回,她对丈夫说道:“四郎,你瞧瞧,这是不是庆晖堂在给二哥做牌面,这是准备捧起二哥身上的一个孝字。”

  孝,皇家认准,那就会有大前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