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81章 年号之争

第581章 年号之争

提及载淳继位之后的年号,肃顺再一次活跃了起來,他朝慈禧和慈安行了一礼,严肃的说道:“皇后娘娘、懿妃娘娘,臣认为新皇登基应该以吉祥为主,‘祺祥’二字,正是吉祥、祥和的意思,符合新皇登基普天同庆的意思。”

说罢,他得意的看了眼李振。

这一次,他绝对是正确的,不会再出错,也不会出现原则性问題。

李振仔细的回想了一下,‘祺祥’这个年号,不就是历史上同治皇帝载淳曾经用了69天的年号么,据史料记载,咸丰病死之后,肃顺、端华、载垣等八位辅政大臣掌握了朝政大权,给载淳定下的年号是祺祥。

只是,祺祥这个年号随着慈禧、奕联手动辛酉政变,八大辅政大臣土崩瓦解之后,慈禧、慈安和奕商定之后,又重新修改了载淳的年号,把载淳的年号定为了‘同治’,有慈禧和慈安共治天下旨意,也有慈禧、慈安和朝中大臣共治天下之意。

李振听着祺祥的年号,感觉非常的别扭,也见不惯肃顺的嚣张,不等端华、载垣等人开口说话,李振就朗声说道:“皇后娘娘、懿妃娘娘,臣不同意肃中堂的意见。”

慈禧眼角闪过一丝笑意,很乐意看到李振和肃顺争斗。

她面带笑容的问道:“李大人,你有什么想法。”

端华也是一只老狐狸,他沒有公然的反驳李振,说话不软不硬的说道:“李大人,我们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商议新皇的年号,肃顺提出來了‘祺祥’这两个字,还算是中上之选,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來,只要是符合的,我们会采纳的。”

杜翰附和道:“李提督,说说你的看法吧。”

匡源、穆荫等人也都是看着李振,等着李振说出新的年号。

李振大袖一拂,拱手道:“祺祥的用意是好的,但是太俗气,一个皇帝的年号,意味着皇帝登基的情况,也是体现出皇室对于朝政的态度,顺治爷登基,取名顺治,意思是‘治国顺利,实现华夏一统’,这是朝廷当时的态度。”

“康熙爷登基的时候,孝庄太后给康熙爷定的年号是‘康熙’,是‘万民康乐安宁,天下兴盛’之意,这也是孝庄太后对当时皇室治理朝政的思想体现。”

“乾隆爷的年号乾隆,意味着天道昌隆,接下來的嘉庆爷、道光爷,各自的年后都体现出各自的想法,如今新皇登基,若是还是普通的吉祥之意,微臣觉得太普通,现如今是八大辅政大臣辅佐新皇,而两位太后替新皇决策,这是皇上希望我们辅政大臣和两位太后同心协力,治理好大清。”

李振举起拳头,朗声道:“臣以为,以‘同治’作为年号,无疑是最恰当的,这个既表示了目前的状况,也体现了一起治理好大清的想法。”

说完后,他看向慈禧和慈安。

这一番话,李振更多的是为了让慈禧和慈安获得一定的话语权,有了‘同治’作为载淳继位后的年号,才能渐渐扩大慈禧的力量,也能扩大李振在辅政大臣中的力量,虽说李振不知道慈禧会不会成为后世的慈禧,但眼下李振需要慈禧的帮助,所以选择了‘同治’作为年号。

提及年号,李振心中又觉得好笑。

历史上,道光皇帝的年号是意味着大道光辉,但是道光朝期间,不仅一点光明都沒有瞅见,反而是让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大道之中。

至于咸丰的年号,‘咸’是普遍的意思,‘丰’是富足的意思,意味着‘普天之下,丰衣足食’可惜的是咸丰的目标只完成了一半,普天之下的贪官污吏富有了,百姓却沒有富有,反而是齐刷刷的举起大旗造反。

至于后來的宣统皇帝溥仪,年号是‘宣统’,意思是‘大统’,但是宣统皇帝继位不到三年时间,袁世凯就用事实告诉溥仪他袁世凯才是正统。

李振的心思一转而过,看向载垣、端华等人,眼中带着期待之色。

载垣微微点头道:“李大人的建议不错,我认为可以采纳。”

端华也说道:“我认为可行。”

杜翰和李振有仇,但也罕见的同意了李振的说法,至于匡源、景寿等人,根本沒有提出反对的意见,这些辅政大臣都点头同意,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是辅政大臣之一,皇帝使用同治的年号后,会想到他们辅政的情况。

李振提出的意见,满足了这些个老狐狸的想法,所以沒有人站出來反对,肃顺叹了口气,明白‘同治’的年号比他提出的祺祥更好。

毕竟,肃顺也想要留名青史的。

肃顺心中还有另外的小心思,现在端华和载垣的年龄都更大了,剩下的杜翰、匡源等人却不及他,所以他隐然已经是八个辅政大臣中的领头羊之一,只要拿下李振这个大敌,他就是头号辅政大臣,权势赫赫,绝对名扬天下。

肃顺想通后,说道:“皇后娘娘,臣赞同李提督的建议。”

慈安见李振不顶撞,笑说道:“很好,新皇的年号就确定为同治。”

载淳的年号定下,端华立刻说道:“如今一切就绪,李大人也已经控制了北京城的九门提督衙门,局势得以稳定,臣以为,应该立刻准备为大行皇帝收敛,然后准备新皇登基,现在要快刀斩乱麻,度越快越好,一切定下后,变数就小了。”

端华经历过一次,明白其中的缘由。

李振赞同道:“我赞同郑亲王的意见,立刻准备新皇登基。”

这一次,所有人达成了统一的意见。

当日下午,咸丰入殓,他的梓(zi)宫(梓宫:古代帝王、皇后用梓木制作的棺材)放在乾清宫中,咸丰死去后,按照惯例,朝廷的诸王、贝勒、贝子、公、公主、福晋等高级贵族人员都回家进行斋戒,朝廷各部院的大臣和官员都到了各自的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,全都不许回家,至于朝中的散闲官员,也都是齐集于午门斋戒住宿。

除此之外,京城自从咸丰的丧事开始后,各寺、观鸣钟三万次。

如此浩大的工程量,唯有皇帝死才能做出來。

咸丰的丧事开始的第二天,肃顺、端华、载垣等人主持新皇登基仪式,只有四个月大的载淳登基,改元为同治元年。

同治帝登基后,一切进入了平缓时期。

然而,活跃的奕低调了下來,让李振很奇怪,为此,李振还一直让人注意着奕的动静,却沒有得到丝毫的结果,随着时间拖长了,李振的心中也开始嘀咕奕到底要做什么,因为他不相信奕会乖乖的做一个闲散的王爷。

ps:第三更,收工;